“呼、呼……”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车流呼啸而过。专注目视前方的车主定然不会发现,在双向8车道的中间,沉管隧道的中管廊内,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机电运维工程师王育忠心跳如鼓,脸上汗珠微沁。他正在骑着一辆自行车努力爬坡,开启一天的巡检。 同一时刻,王广涛驾车穿过隧道,直奔中山,迫不及待回家照看2个月大的女儿。对于他和武岩这对“95后”夫妻来说,深中通道像是一座不会消失的“鹊桥”。去年6月30日,他们终于盼到这座超级工程通车,激动的心情下,其实已是“三个人”的心跳。 在翠亨新区和清路,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山存储产业园里,高级主管工程师谢灵聪正在实验室调试设备。于他而言,深中通道上跳动的,是科技创新的强大脉搏。 一年间,车流奔涌不息。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预计超3100万车次,单日车流峰值更达18.16万车次。每一次呼啸而过的车声,都是深中通道与珠江口两岸同频共振的铿锵回响。 听,这一年,来自大湾区的心跳—— 海底40米的“安全律动”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6.8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底约40米。每天巡检,王育忠要走几个来回,不停下坡、上坡。 “今天要重点检查海底隧道的排水系统,因为台风要来了。”王育忠背上装有万用表、测温计和强光手电的工具包,推起自行车。因为要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他不能选择更省力的电动车或摩托车。 消防、通风、排烟、排水……隧道中管廊内,各种机电设备与管线密集排布,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气息。王育忠骑行在有坡度的狭窄通道上,汗水很快浸透工作服。“这里相当于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神经中枢’,任何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影响通行安全。” 王育忠停下自行车,用测温计检查配电箱温度。“高温高湿环境对设备腐蚀性很强,除了智慧平台监控,我们每天都要实地巡检,确保万无一失。”他的腕表实时显示着设备参数,一旦异常就会发出警报。 傍晚6时,王育忠结束巡检,回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的路网调度中心,和同事坐在电脑前,再度查看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除了设备运行数据,王育忠的目光还扫过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传回的画面,这些“电子眼”正沿着6.8公里的海底隧道及中管廊来回穿梭,监测着消防、排水、供电等系统的运行状态。 调度中心是整个深中通道的“智慧大脑”。在这里,800多路高清摄像头将通道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各种智能监控系统同步收集、分析数据,不时发出智能语音提示。王育忠瞄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孪生系统:当天车流的畅通度99.86%,海底隧道平均速度72km/h、深中大桥平均速度84.7km/h……此刻,多个智慧平台跳动的数据,似是与他在隧道内努力爬坡时的心跳融为一体,这是独属于这座超级工程的“安全律动”。 “作为这座超级工程众多守护者之一,我感到责任重大。当看到每一辆车安全通过,就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揉了揉发酸的膝盖,目光投向窗外——这是一天中最美的“蓝调时刻”,深中通道宛如一条银色巨龙横卧珠江口,上面闪闪发光的车流背后,是珠江口两岸的万家灯火。 跨城生活的“同城心跳” 6月13日晚上7时30分,中山翠亨新区的一栋公寓里,武岩抱着2个月大的女儿站在落地窗前,不远处的深中通道翠亨东出入口,车流如织。“涛哥应该快到家了,他今天加班。”她轻声哄着女儿,手机里弹出丈夫的消息:“刚过隧道,20分钟到。” 2年前,武岩和王广涛开启了“深中双城记”。2023年初,由于丈夫王广涛从河南调动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附近工作,武岩跟着来到广东寻找工作机会。恰逢朋友介绍,位于中山翠亨新区的中铁十二局华南公司向她抛出绣球。 “我们当时就是奔着深中通道来的。”她笑着说,“以前走虎门大桥,单程至少1.5个小时,遇到堵车要三四个小时,我们一般周末才会相聚。” 深中通道通车后,一切都变了。王广涛每天下班后从深圳出发,30分钟内就能回到中山家里,早上7时50分出门上班,甚至比妻子武岩出门时间还晚一些。稳定、顺畅的“双城”生活,让他们下定决心,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一名成员。 “现在我每天都能回家吃晚饭,周末还能带家人去深圳湾公园散步。”为了节省一些通行费,王广涛还专门在同小区找了几个拼车搭子。“老婆很辛苦,女儿很可爱,我也想多回来陪陪她们,多出一份力,这钱花得很值!”王广涛说。 这一年,武岩的工作也因深中通道而受益。这一年,努力拼搏的她已成为公司部门的主管。“以前出差去深圳机场要半天,现在25分钟就能到。”她笑着说,“升职后,压力和责任也更大了。还好现在双城变同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们趁年轻要多拼一拼。” 产业协同的“科技脉搏” “我们这个产品的芯片读写速度又提升了!”中午吃完饭,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内的ZILIA咖啡馆内,谢灵聪正和同事们激动地讨论工作进展。 这一年,多亏了深中通道,让即将成为二胎爸爸的他,更加顺畅地投入到研发工作。 江波龙是最早布局深中两地的科技企业之一。2015年,江波龙在翠亨新区注册成立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两年后动工建设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再两年后投产使用。如今,这里已有数百名研发工程师。 去年7月,深中通道通车还没一个月,江波龙干脆把公司总部从南山区搬到了离高速口更近的前海,并开设了深中通勤专线,方便两地协同。 “以前从深圳到中山要两三个小时,两地协同效率很低,遇到大项目上线的关键时期,通勤真的很令人头痛。”谢灵聪回忆说。而如今,正在中山基地测试设备的他,临时接个电话,30分钟后就能“闪现”到深圳总部开会。 通勤路线形成了一个不规则“三角形”,谢灵聪的生活轨迹成为不少深圳工程师的缩影——住在深圳南山区,公司总部在前海,中山存储产业园在翠亨新区,三地车程均在40分钟内。 “我现在基本周一在深圳,周二到周五在中山,既能享受深圳的创新氛围,又能在中山安心工作。”他指着公司门口的餐饮集中地说,“现在园区周边配套越来越完善,不得不说,我们老板的眼光确实很长远。”谢灵聪说,10年前,公司就致力于在中山打造一个“工程师的乐园”。如今,深中通道畅通无阻,愿景变为现实。 乘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东风,在深中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推动下,江波龙实现快速发展。公司营收规模从2019年的57.21亿,一举拓展到2024年的174.64亿元。5年来,公司定位实现从存储模组厂向综合型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转变,自研芯片、封测能力,都离不开研发力量的强大支撑。中山存储产业园成为近年公司提出的PTM商业模式中的“T”“M”,即技术、制造的重要一环。深中通道的通车,为客户业务交流、审厂,以及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联合实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并且这里配置的数据中心存储专线,也能够更高效地实现一站式交付。 “从企业视角来说,深中通道改变的,是让地理上的分割,真正转变为产业上的融合。”谢灵聪表示,“这一年,我深切感受到珠江口两岸产业正走向同频共振。不管是生活还是科技创新,都让人感觉大有可为!” 【记者观察】 深中通道上,跳动着湾区融合的“生命律动” 一年来,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预计超过3100万车次,深中跨市公交双边累计发班约10万车次、发送旅客约280万人次,超94万珠江西岸旅客来深乘机,较通车前增长超160%……这些数字背后,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王育忠眼中,每一辆呼啸而过的汽车、每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转、每一个跳动的数据,都是深中通道的“心跳”;对武岩和王广涛夫妇而言,这一年最大的幸福,是听到新生命的心跳;而谢灵聪切身感受到的,是产业协同的“心跳”。 站在西人工岛上,海风拂面。远处,深中大桥的悬索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海底隧道入口的风机正将新鲜空气送入。这一年,深中通道不仅改变了地理距离,更重塑了大湾区的经济版图。 从“深圳研发+中山基地”到“1小时生活圈”,从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到跨城家庭的团圆饭,每一个瞬间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大湾区融合共振的“心跳”,正愈发强劲有力。 时光飞逝,一年间,深中通道所带来的怦怦心跳,已融入湾区胸膛。它跳动的,是缩短的里程,更是拉近的心距;是飞驰的车轮,更是迸发的机遇;是个体的奋斗,更是大湾区融合共生的磅礴生命力。 编导/采写:李赫 摄影:石磊 张令 策划/统筹:袁佩如 (部分素材来自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联金马获授中国马协马术人才培育战略合作伙伴资格北京中联金马正式成为中国马术协会指定的马术专业人才培训与推广执行机构这一重要授权标志着该企业在马术教育领域的专业实力获得国家级认可根据合作协议,中联金马将全面负责中国马术协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营推广工作,包括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学实施等核心环节此举旨在推动我国马术运动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中国马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中联金马作为合作伙伴,是基于其在马术教育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优势此次合作将有力促进我国马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马术运动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中联金马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严格按照协会要求,高质量完成马术人才培养任务,为中国马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驯马师刘二端:本土培育幼驹赛事首选万众瞩目(北京讯)著名马术教练刘二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国内两岁纯血马竞赛领域,万众瞩目这匹赛驹表现尤为突出这位经验丰富的练马师指出,这匹由国内自主培育的年轻赛马在近期多场赛事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和稳定的竞技状态从血统到训练,'万众瞩目'都代表着我国纯血马培育的最新成果刘二端解释道这匹赛马父母均为国内顶级种马,经过科学系统的调教,目前已在国内多场青少年马术比赛中拔得头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内马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像万众瞩目这样优质的本土赛驹将越来越多刘二端也透露,他正在为这匹明日之星制定更完善的训练计划,以期在未来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广东金伯乐杯马术赛22届首推盛装舞步项目 少年骑手项钰晨摘得桂冠在刚刚落幕的第22届金伯乐杯马术精英赛上,赛事首次增设盛装舞步比赛项目年仅10岁的小骑手项钰晨凭借出色表现,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该项目冠军这项传统马术赛事今年大胆创新,首次将优雅的盛装舞步纳入正式比赛项目来自广东各地的优秀骑手齐聚赛场,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展现人马合一的精湛技艺最终,小将项钰晨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裁判,成为该项赛事首位盛装舞步冠军赛事组委会表示,增设盛装舞步项目是为了推动马术运动的全面发展,让这项优雅的运动在广东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年仅10岁的冠军得主项钰晨的优异表现,也展现了广东马术运动新生代的实力与潜力潜山市举办2024年度潜山好人第三、四季表彰大会北京宝利马术俱乐部首次举办北京马协青少年马术水平认证考试